神奇功效的蘆薈

蘆薈: 性味苦、寒,無毒。歸肝、心、脾經。現代醫學研究證明,蘆薈對腸胃病、肝病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高血壓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輔助療效,尤其對各種灼傷、燙傷和曬傷有顯著療效,且可能有抑制病毒、黴菌和癌細胞的作用。

功能:瀉下通便、清肝泄熱、消疳殺蟲,熱結便秘、熱風煩悶、胸膈間熱氣、小兒驚癇、疳熱蟲積、癬瘡、痔瘺、萎縮性鼻炎、瘰疬,……。

美膚止癢: 蘆薈的不少成分對人體皮膚有良好的營養滋潤作用,富含天然維生素E、C、A及B族維生素,礦物元素(如鉀、鋅、硒等),氨基酸等,這些都是保持機體青春常在的基本營養素。蘆薈還可使頭髮黑而亮,加速皮膚新陳代謝,減輕面部皺紋生成,增強彈性,使皮膚光澤豐潤,對皮膚粗糙、雀斑、疤痕、痤瘡等亦有療效。由于蘆薈所含物質非常豐富,對于一些過敏性的皮膚,很容易引起過敏等症狀;在選用的時候要對自己的皮膚先做測試,例如睡前先把蘆薈凝膠涂于上臂內側或大腿內側柔軟處,第二天早晨若肌膚沒有出現異常狀況,才開始正式使用,即便是對于可以用蘆薈美膚的姐妹,也不能早午晚地用得太頻繁,需要適度地用. 總而言之,蘆薈在美容上有神奇功效,每個人都膚質不同,所以要注意適宜性。還有用蘆薈汁抹于頭上有助于止癢、防止白發等。

栽培:蘆薈為百合科肉質多漿植物,喜陽,忌潮濕,繁殖容易,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,不易板結的疏鬆土質中。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,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。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,爛根壞死,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,使蘆薈的生長不良。蘆薈怕寒冷。如果低於0℃,就會凍傷。在5℃左右停止生長,它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℃~35℃,濕度為45%~85%。蘆薈和所有植物一樣,需要水分。

DIY 天然面膜

蘆薈+蜂蜜;   蜂蜜是一種比較好的面部保健用品,對皮膚刺激很小,而且在使用時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,這可以起到軟化角質層的作用,讓水溶性的成分更好地被皮膚吸收。愛漂亮的女生不妨試試,可對不同的膚質效果也不同,最好先塗一層在手上試驗一下,如果一切正常,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,但這個方法不適宜每天使用。

常見食法:

蘆薈種類多達百種,但僅有三種可藥用:屬於百合科的好望角蘆薈(aloeferox)、索哥得拉蘆薈(aloeperryi),以及庫拉索蘆薈(aloevera)。

蘆薈肉:即把鮮蘆薈葉切成3-4cm的段,洗凈去皮即可嚼食。每天1.5g,分2-3次食用。

蘆薈汁:摘取肥厚成熟的新鮮蘆薈葉片1張,放在清水中洗凈,先切成小塊,再放在家用的小型打漿機(又稱豆漿機)中打碎,取蘆薈葉片的新鮮過濾汁液服用,大人每次1匙,每天2-3次,小孩子和老人用量可酌減。在服用蘆薈鮮汁時也可加入適量的砂糖、檸檬酸果汁等,以改善適口性。制好的蘆薈葉汁可在冰箱中存放1-2天,最好隨用隨取,以保持蘆薈葉汁的新鮮。

煎服蘆薈生葉:取長成的蘆薈葉片,切成3-4cm小段,放入煎中藥的小砂鍋內,放入生水,將蘆薈葉浸沒即可,開始用大火煮開,再改用文火煎熬1小時,待鍋中水分煎去一半左右,取下冷卻,用紗布過濾,即可服用。服用量成人每天1杯(約150毫升),分3次服用,每次約50毫升。一次煎煮,可以分多次服用,煎煮后的蘆薈汁液可以灌在瓶中,置於冷藏室內,保存10-15天不會變質,長期堅持服用,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有很好的效果

蘆薈粉:干葉磨粉。或將鮮葉磨碎,過濾,再將濾液乾燥成粉。或將鮮葉去皮,將葉肉粉碎,過濾,將濾液真空冷凍乾燥成粉。以上的蘆薈粉可直接服用,也可用於糖果、糕點、飲料生產,也可作化妝品的添加劑。 另外,我們也常常在外面市場上看到蘆薈飲料,甜點,菜肴和蘆薈茶;等等。

提醒:

據介紹蘆薈約有300多個品種,可入藥的僅十多種,能食用的僅幾種。即使可以食用,蘆薈也需控制食用,過食致腹痛腹瀉,個別體質過敏者可導致皮膚紅腫、粗糙等不良反應。婦女孕期、經期禁用。龍舌蘭和蘆薈植物形態相似,龍舌蘭是有毒的,所以切不要誤食。蘆薈是一種清熱解毒峻下之藥,體質虛弱或者脾胃虛寒者應謹慎服用。  日本蘆薈專家推薦日本蘆薈的日服量,人與人之間有著很大的差別,標準量一般為每日生葉15克,而乾燥葉或粉末為0.6克,最高上限量從成分上看是標準量的10倍。便秘患者的日限量是標準量的2倍,甚至3~4倍。腹瀉患者的日限量是標準量的1/2左右。只要不腹瀉,多服用的效果也自然明顯得多,而且連續服用也沒有副作用。 食用蘆薈新鮮葉片需要注意對象適宜性。

近日報載有兩人飲用新鮮蘆薈帶皮榨汁,結果引發肝腎衰竭案例。究竟是蘆薈本身毒性抑或個人體質差異造成病變,迄今仍未有結論。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花草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